对外贸易法 - 对外贸易法中对救济措施作出详细规定的是第几章
中国对外贸易法删除第九条的意义
中国对外贸易法删除第九条的意义是中国政府坚定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制度创新。
《中国的对外贸易》是2011年12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首次发表的白皮书。同时这一天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纪念日。
外汇管制和外贸管制区别
外汇管制可分为3品类型:①全面外汇管制,即对所有外汇收支活动都实行管制。多数成长中国度和民主社会主义国度都采取这类方式。②部额外汇管制,即对外汇收支的某些项目实行管制。少量较发达的成长中国度和部分发达国度采取这类方式。③名义上取消外汇管制,实际上仍有某些变相或者间接的外汇管制,一些发达国度采取这类方式。
外贸管制法与对外贸易法是两个相近的概念, 都调整对外贸易关系, 但二者不可等同视之。外贸易法的定义可以有三种: 第一, 对外贸易法是调整对外贸易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是最广义的对外贸易法的概念。此处的“各种社会关系”,指国际商品交换关系, 与商品交换活动有关的社会关系, 国家管理对外贸易形成的关系。第二,对外贸易法是调整国际商品交换关系以及国家管理对外贸易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该定义不包括服务贸易。第三,对外贸易法是调整国家为促进和发展对外贸易,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实施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所承担的国际义务, 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管理所形成的行政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是一种最狭义的对外贸易法的定义。
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包括哪两个方面
包括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两个方面
1、关税制度
关税制度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对其征收税赋的一种制度。主要有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目的的财政关税和主要以保护本国相关产业为目的而征收的保护性关税。我国在征收荚税时.从保护本国产品与外国产品的竞争的目的出发,实行保护关税政策。这一政策主要是通过我国的海关税则政策以及体现这种政策的海关税则来体现的 。
2、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资格管理制度
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以及相关法律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我国对外贸易法规定,我国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为了鼓励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保障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对外自主权.国务院对外经济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涉及到的相应内容做出了规范,对外贸易经营者在进出口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总和构成了我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资格管理制度是我国对外贸易众多管理制度之一。
3、货物进出口许可制度
进出口许可实际上是国家对进出口的一种行政管理程序.既包括进出口许可证制度本身的程序,也包括u国家许可为前提条件的其他行政管理手续。货物进出口许可制度作为一项非关税措施.是地界各国管理进出口的一种常见手段,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存在,并广泛运用。
4、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
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是指由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依据我国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M及我国政府所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对出入我国国境的货物及其包装物、物品及其包装物、交通运输工具、运输设备和进出境人员实施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和行政手段的总和。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实行目录管理,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对外贸易需要,公布并调整(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
5、进出口货物收付汇管理制度
《对外贸易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对外贸易经营者在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结汇、用汇。这里所提的国家有关规定就是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即国家外汇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据(对外贸易法、国务院《外汇管理条例》及其它有关规定,对包括经营项目外汇、资本项目外汇、金融机构外汇业务、人民币汇率的生成机制和外汇市场等领域实施的监督管理。进出口货物收付汇管理是我国实施外汇管理的主要手段,进出口货物收付汇管理制度是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份。
本文链接:http://www.xijieschool.com/shehui/1929.html